这种新会陈皮价值千金!不是所有的陈皮,都叫九制陈皮
- 时间:
- 浏览:443
- 来源:新会柑网
不是所有的陈皮,都叫九制陈皮。
各地柑橘品种不同,所产的陈皮也不同,主要有:
川陈皮:外皮红黄、内色淡黄、质佳。川橘(红橘的一种)加工。
建橘皮:外皮深红,皮质较厚,内色黄白。福橘(红橘的一种)加工。
潮橘皮:皮粗、红褐色、张大。潮州、汕头所产芦柑、蕉苷加工。
台橘皮:色淡黄、皮质薄、硬脆。黄岩蜜桔加工。
湘橘皮:湖南等地朱橘加工。
江西橘皮:乳橘加工而成。
土橘皮:各地橘皮的混合品或皮薄、性硬、片碎、色黄的橘皮。
当然,还有质量最好、最贵的广陈皮。
广陈皮的主要原料是茶枝柑,俗称新会柑。
新会柑二三月开花,花后结实,制成的陈皮分七级。
五月落果为青皮;
七八月摘果做六级皮(拣红、二红);
九月所摘做五级皮(苏红);
十月上半月摘可做四级皮(极红);
下半月做三级皮(头红);
十一月冬至前后为最旺期,采下可做冈州皮(为特级或一、二级规格)。
特级皮要求每瓣重量三钱,全张三瓣重九钱,以片张大、皮质厚、外色紫红、有大棕眼、内皮洁白、味甜香郁者为佳,越陈越香。
陈皮的用途主要有:出口、中成药、中药饮片、陈皮茶、食品、添加剂和香料。
以前的广陈皮也没有这么贵,放在08年以前,3年的新会陈皮也就几十元一公斤,由于08年又是地震又是雪灾,本来就减产,加上提炼陈皮油的需求增大(提取陈皮油需要大量的陈皮),又恰逢新会柑树更新换代,陈皮突然变得紧俏了。
几年时间价格暴涨,各种天价“陈皮红豆沙”也应运而生,广东三宝“陈皮,老姜,禾杆草”,没涨过价、也没法涨价的,就剩禾杆草了。
3年的新会陈皮价格在200-250元/公斤,10年的新会陈皮价格在1000-1200元/公斤。带字号的,像什么“刘兴财”、“林恒利”、“伍合兴”、“兴记”、“益记”的更贵,当然,还有大家熟悉的“陈李济”。
陈李济出名,除了历史悠久外,还在于陈皮制法与众不同。
陈李济将入选之柑,去肉存皮,一律开成四瓣,并蒂相连似花开之状,剔除杂质,并叠好装入草席包,标明入库年号,按先后顺序存入果皮仓储藏。果皮仓楼底为杉木栏栅,底下数口煮蜜锅,夜以继日炼蜜泛丸,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,徐徐渗入陈皮之中,久而久之,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,光亮如抹油之状;内层附着薄层松化又不脱落的粉末。
平时我们吃的几块钱一袋的九制陈皮,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。采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,经过拣皮、浸漂、保鲜、切皮、腌制、沥干、调料、反复晒制、贮存、包装多个工序,工艺繁杂严谨,故称之“九制”。
原材料相同,价格却天差地别,这是农产品普遍存在的情况。普洱、沉香、陈皮这些都是越陈越香越值钱,但要长期保值,还得从品质上下功夫。
新会柑的种植目前就从“种植标准化”、“制作标准化”和“仓储标准化”三大环节来保证品质,向绿色、有机方向发展。
当然,品质还要看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,最好产量还少,这就是82年的拉菲比80年的还要贵的原因,好的葡萄酒需要:好的年份、好的产地和好的酿酒师。
陈皮中有一种珍藏级的,用的是血统纯正的圈枝柑。
所谓的圈枝柑,用的是最古老的茶枝柑繁殖方式——圈枝。
挑选母树上生长得最茂盛、结果最多的优秀枝条,采用空中压条法,以禾草(稻草)缠上泥土将环切了表皮的枝条裹上,包起来让它在空中生根。
这样圈出来的树苗最为纯种,可谓是茶枝柑中“血统纯正的贵族柑”,果实偏小、果皮较薄、果味很好,无论制作陈皮还是柑普茶都质量极佳,药效好于驳枝柑,但抗病虫害能力较差,产量不高,种植成本居高不下。
圈枝柑稀缺的另一个原因,是产量大的驳枝柑曾经冲击过圈枝柑市场。
九十年代,乡里以吃鲜果为主,没有人去种圈枝柑,也不知道它有那么大的价值,造成纯种圈枝柑几乎绝迹,现在是“一皮难求”,颇具收藏价值。
2011年“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”,一份自报1982年珍藏的陈皮被评为“新会陈皮皇”,拍出了100克11万元人民币的高价;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,一份自报有40年历史的陈皮,被评为新一届“陈皮皇”,被买家以100克12.5万的高价成功购得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