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陈皮要不要刮内囊?新会陈皮的内囊有用吗?
- 时间:
- 浏览:863
- 来源:新会柑网
一个关于新会陈皮的问题?
就是,新会陈皮食用时到底要不要把内囊刮掉?新会陈皮的内囊有没用?
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碰到这个疑问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,陈皮入菜的时候,很多朋友都喜欢把内囊刮掉;而用陈皮泡茶,又不会把内囊刮掉,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,简单说一下新会陈皮内囊的定义。
内囊,也称新会柑橘络,晒干后是中药材一种,有通络化痰、顺气活血的功效,但其味偏苦。
《药性赋》中记载:味辛、苦,性温,无毒。可升可降,阳中之阴也。其用有二:留白者补胃和中,去白者消痰泄气。
记载中说的“白”指的就是内囊。可见去与留,都有它们自己的作用。
但很多时候,就因为陈皮内囊带有苦味,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入菜前把陈皮泡水,刮去内囊。
在常见的陈皮菜食谱中,也标注着需要将陈皮刮去内囊,这其实主要都是为了去苦。
但有时候,陈皮的苦味是可以与其他味道相互协调,做出美味的菜肴。
在日常生活中,把陈皮入菜,要不要刮掉内囊,这主要也是根据各人喜好去决定。
而喜欢用陈皮泡茶喝的朋友,不会把内囊刮掉,这是为什么呢?
陈皮泡茶,用的陈皮都是年份高的陈皮,带有陈香味,年份高的陈皮泡茶后的苦味会逐渐变少,而且泡出来的水顺滑、甘醇,很多朋友都觉得没必要这么麻烦特意把内囊刮掉。
而且记载中也说了,留白者补胃和中。
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新会陈皮的内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
新会陈皮里面一层白色的白囊就是“橘络”,橘络又名橘丝、橘筋,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。柑肉表面就有一层橘络,而柑皮内也会粘着一层橘络。整个儿完整的橘络叫做凤尾橘络;而断裂散乱的叫做金丝橘络。多为淡黄白色,陈久则变成棕黄色。
陈皮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。脾胃主运化水湿,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、健脾、化痰。陈皮的白囊是可以刮掉的,挥发油不会被泡走,内囊的味道有呈苦味,刮走后皮的味道会更香。所以很多教你做陈皮菜的食谱中,都有提到让你泡软后刮下内囊。
因为内囊是带苦味的,所以很多老广东一般都是把内囊刮去然后在拿去煲汤
这样的汤煲出来会清甜功效更佳
其实,陈皮的苦味可以与其他味道相互协调,因此可以用于烹制菜肴改善味道,不但辟去鱼肉的膻腥味,且使菜肴特别可口。
据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:"有通经络滞气、脉胀,驱皮里膜外积痰,活血的功效。"柑橘络保留着陈皮的功效,具有理气的作用,也能化痰,用于咳嗽痰多,胸胁作痛。古人比物于人,用柑橘络通行人体的皮里膜外,驱逐皮下的痰饮;而且借助柑橘络,以络走络,通行经络,治疗胸痛。
橘络因含有一种称为“芦丁”的营养物质,从而导致口感上有一些微苦。但是“芦丁”这种物质,能够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密度,并且还能有效的减少血管壁的脆性以及渗透性,进而可以很好的防止脑溢血的发生。不习惯直接吃橘络的朋友,可以将橘络直接泡水喝哦。
因此,总结上面的结论,新会陈皮里面的白囊是没必要特意刮掉的。
甜酸苦辣,各有喜爱,因此是否必须刮掉内囊,也是各人喜好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