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陈皮”引申一些相关药材的健康配伍知识,值得收藏。
- 时间:
- 浏览:523
- 来源:新会柑网
最近气温不稳定,感冒咳嗽频发,所以想了解一下“陈皮”和与之相关药材等的健康知识,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陈皮之类的功效与配伍方式吧,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陈皮,简单来说,陈皮就是“柑皮”,是以存放的时间长,陈久者最宜,而其中又以广州产出的最好,这类就被叫做“广陈皮”,至于“柑红”,“柑白”其实便是是否去除皮内的白色物质。要知道的是陈皮与青皮是不一样的,不能混为一谈。
我们先来拿“广柑红”,“化柑红”和“陈皮”做一个对比,三者都有“化痰”功效,其中“化柑红”的祛痰作用最强,对于“痰多”,“痰稠”,“痰白粘”者最适宜;“广柑红”则偏重于轻清入肺,比较适宜于外感咳嗽中“痰多胸闷”者;而“陈皮”的“理气消胀开胃”的作用就比前两者强,但“化痰”作用不如柑红。
柑红
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陈皮在《药性四百味》中与“柑红”,“柑络”,“柑核”,“柑叶”放在了一起,所以我们也捎带提一下这几者的作用,柑络有着“化痰通络”的功效,对于“咳嗽”,“胸胁闷痛”,“手指麻木”等症有不错的效果;而柑核因能“散结止痛”,故常用于治疗“疝气痛”;柑叶有“疏肝解郁”的功效,所以对于“乳房胀痛”,“胸胁闷”等症有一定的效果。
柑络
随后我们再来谈一谈配伍的方式,它通常可以运用于几个方面,第一我们就说一下“去痰止咳”的配伍方法,对于中焦湿痰上犯或者外感风寒导致的肺气不利多表现为“咳嗽”,“痰多”,“胸闷”,“不思食”,“舌苔白腻”,“脉滑”等症状,就可以用陈皮与半夏,茯苓,苏子,杏仁,炒莱菔子,金沸草,前胡等药材配伍使用,而外感症候比较明显或严重的,可以酌情加入荆芥,桔梗,麻黄等药材。在这里要提一下“金沸草”,因为近代我们只把金沸草的花叫做“旋复花”,但我们在这类症候中要用到的是“旋复花”的全草,也就是“金沸草”,所以这点要注意。
第二便是用于“消胀止呕”,由于肺胃气滞导致的“胸闷”,“上腹部胀满”,“恶心”,“呕吐”,“胸腹胀痛”等症,可以用此药材配伍枳壳,半夏,苏梗,苏子等同用,在此基础上如果兼有“胃热”的,表现出“苔黄”,“喜冷饮”,“脉数”的症状,可以酌情加入黄芩,川楝子等药材;而与之对应的兼有“胃寒”的,表现出“苔白”,“喜热食”,“脉迟缓”等症状的可以加入乌药,高良姜等药材;而中焦湿邪过盛的,表现出“舌苔白厚而腻”,“不喜饮水”,“脉象滑”等症状的可以加入茯苓,苍术等药材。
柑叶
第三便是“理气开胃”的功效,对于“中焦气滞”,“食欲不振”这些症候,可以配伍麦芽,谷芽,蔻衣,神曲,山楂等药材治疗,可以“促进食欲”。
第四便是“辅佐”作用,我们都知道在使用到党参,黄芪,山药,白术,熟地,生地等补益之品时难免会有“胸闷”,“中满”,“食欲不振”等副作用产生,这时就可以在应证药材中加入一味陈皮以更好的发挥其补益作用。
柑核
之后我再引用《本草备要》中对于陈皮的一段话,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。“辛能散,苦能燥能泻,温能补能和,同补药则补,同泻药则泻,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,为脾肺气分之药,调中快膈,导滞消痰,利水破症,宣通五脏”,其中也概括了陈皮的功用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