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茶枝柑? 茶枝柑与圈枝柑的区别?
- 时间:
- 浏览:3843
- 来源:新会柑网
很多喝过柑普茶的茶友最近这一两年来都经常听到一个热门名词了:圈枝柑、茶枝柑。
有茶友就问掌柜了:柑普茶的品种不是叫新会茶枝柑么?怎么又有一个叫“圈枝柑”的?
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圈枝柑和茶枝柑的区别。
首先来说,圈枝柑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,它是新会柑一直延续下来的繁殖方式。
“圈枝”这个词,说的其实就是一种果树种植方法。
过去几百年来,新会茶枝柑的繁殖方式就是圈枝。
当然,除了圈枝,新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又诞生了一种新的种植方式:驳枝。
也就是因为驳枝柑的存在,而且种植面积广大,“圈枝柑”这才又被人给捧了出来。
那么,圈枝柑和驳枝柑有什么区别呢?
我们不妨先从它们不同的种植方法开始说起。
圈枝柑
圈枝,顾名思义,就是在母树上“圈一根枝条”出来。
怎么“圈”呢?
首先,要挑选生长茂盛、果实最多的优秀枝条。
然后,用小刀在枝条上进行环切表皮,揭开外皮,以营养草缠上泥土将枝条裹起来,让它生根。
当根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,再把整根树枝取下来,移植到土里。
这样就成为一株新的茶枝柑果树了。
在农业术语上,圈枝应该要写成 “衍枝”才对,衍枝才是规范的农业术语。
但因为形象,所以被当地人写成了“圈枝”。
因此,在圈枝果树上长出来的柑子,我们也就叫它“圈枝柑”了。
▲将环切了表皮的枝条缠上泥土
▲裹住的枝条会慢慢长出根来
驳枝柑
驳枝,也就是茶枝柑嫁接繁殖的种植方式。
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。上个世纪70年代,农业科技人员就是利用新会本地的红柠檬作为砧木,将茶枝柑的穗嫁接到砧木上,通过这种方式来繁殖茶枝柑。
用这样的方式生长起来的新果树,就是我们说的“驳枝柑”了。
▲茶枝柑的枝和柠檬树的茎嫁接在一起
树形的区别
圈枝柑
圈枝柑因为直接在枝条上圈下来,根茎没有任何接口,长大后根茎没有树瘤;圈枝柑没有明显的主杆,在根部便有多条分枝直生长出来。
▲圈枝柑根茎没有树瘤
驳枝柑
驳枝柑树头有接驳的痕迹,如柠檬头接驳,轻刮显白色。
▲驳枝柑根部有明显的树瘤
口感的区别
圈枝柑
圈枝柑的香气浓厚,有蜜香味,味道更醇,但虫害多,表皮没那么好看。
驳枝柑
驳枝柑的香气更高扬一些,略带柠檬的酸,但很微弱,驳枝柑的油苞也比较大。
总结
如今有一些人会抬高圈枝柑的药效,贬低驳枝柑。
但事实上,圈枝柑与驳枝柑的区别,就是种植方式的区别。
无论“圈枝柑”还是“驳枝柑”,都是纯种正宗的新会茶枝柑。
圈枝柑的抗病毒性弱,产量不高。
而驳枝柑抗病毒性强,一般亩产为6000—7000斤。
在陈皮市场上,驳枝柑依然是主流产品,这也就证明了驳枝柑的药理价值。
而从口感上,掌柜个人是比较喜欢圈枝的甜,而其他小伙伴也有人喜欢驳枝柑的柑子香。
掌柜觉得,不管圈枝还是驳枝,只要是好茶,我们都是且喝且珍惜吧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