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会圈枝柑最为珍贵
- 时间:
- 浏览:776
- 来源:新会柑网
如何区分“茶枝柑、圈枝柑与驳枝柑”,很多人对此都有误解。在上一篇的科普文章中,我们有提到:所谓茶枝柑,即是新会大红柑,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,是新会柑的一个名称。
而“圈枝柑与驳枝柑”是新会柑的一种繁殖技术,不同的繁殖技术种出来的新会柑,都会有所区别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“圈枝柑”与“驳枝柑”:
圈枝柑(原枝柑):在新会西甲,圈枝柑是保持较为纯种的,我们接下来的新品“西甲小青柑”采用的正是这里的圈枝柑,其柑皮薄、轻、柑味浓香。
在过去的几百年前,所有的新会柑的品种繁殖都是通过圈枝的技术来进行繁殖。圈枝的方法是首先在母树上必须挑选生长得较茂盛、结果较多的优秀枝条上面进行圈枝,圈枝就是用特制的小刀在柑树上的枝条进行环切表皮工作,然后以禾草(稻草)缠上泥土将环切了表皮的枝条裹上,让经过环切过表皮的树枝生根,当根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剪短枝条,移植到田上进行种植。这样圈出来的苗较为原种,生出来的柑果也是优秀正宗茶枝柑,但抗病虫能力较弱,而且产量不高。
据果农介绍:圈枝种植大红柑,相对于现在一般的驳枝柑,种植和管理难度都很大。如它的根部是“鸡爪根”,有些空心、比较弱,管理时要勤淋薄施,否则根部受不了,更要注意防洪防浸,因为一旦根部受浸柑树会坏掉。不仅如此,它的产量也比驳枝柑要少很多,头两年圈枝柑一般不能长果,否则会影响果树生长,进入第三、四年后,产量也在2500-3000斤左右,到了8-10年,果树就要更新淘汰。
驳枝柑(嫁接柑):驳枝柑是柠檬和柑的混合体,其果子大,产量高,抗病力较强,但和原种的圈枝柑相比,其品质、药用效果就显得比较逊色了。
驳枝又称嫁接,在上世纪70年代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发现,茶枝柑嫁接亲和性良好,可以通过柠檬等其他苗木为砧木通过嫁接方法培育种苗,嫁接方式有多种,一般采取本地的红柠檬作为砧木,在母树上剪取穗,然后将柑树的穗接到红柠檬砧木上完成接穗工作,通过这种方式繁殖茶枝柑种苗的方法简称驳枝。
传承“圈枝”的技艺者凤毛麟角
在新会民间,传统观点认为“圈枝柑”正宗纯种,能传承新会大红柑的基因。然而,目前整个地区传承“圈枝”技艺的已是凤毛麟角,以“圈枝柑”制作的新会陈皮非常少,收藏价值甚高。新会“圈枝柑”陈皮成为高品质的追求,一皮难求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