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新会柑陈皮亩成本多少
- 时间:
- 浏览:3667
- 来源:新会柑网
新会陈皮为大红柑(学名茶枝柑,新会人习惯称新会柑)的果皮,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,一直享有盛誉。近年,在政府重视及陈皮文化的带动下,新会柑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,价格也有了大幅提高,新会再次兴起种植热潮。短短五六年间,全区从原来不足2000亩的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到如今超过2万亩。
近日,南方农村报记者前往新会柑产区走访发现,新投种的果农多为规模种户,且更注意科学管理,病虫害提前喷防及重视有机肥的施用。近三年,新会柑的收购价格相对稳定,在5-8元/斤不等,农户扩种热情高。
绝大部分果园很年轻
江门市新会区瑞丰合作社是新会目前最大的柑桔专业合作社,其理事长、新会陈皮协会副会长林钰杭介绍,合作社现有基地种植面积4000多亩,全部是近年扩种的,绝大部分是20亩以上的种户,水田果园居多。
三年前,在双水镇五堡村新种了25亩的合作社社员谈锡强说,不比以前家家户户都种三五亩,现在新种的果农少则有10亩,多则有两三百亩,这两年新会柑不愁卖,不少农户打算新种。瑞丰合作社技术顾问陈勤告诉记者,近几年优质新柑桔苗供不应求,其每年培育的上万株两年生新会柑苗,每株售价高达25-30元。群菖农贸批发市场保丰物资购销部老板周伟光则介绍,现在新会地区已很难找到8年以上的柑桔园,新会柑树一般只有10年的丰产寿命。
通常,20斤新会柑剥皮晒干能得1斤干陈皮。最近两年的新会陈皮行情不错,3年以上的陈皮市价达300元/斤,1年以上的约150-180元/斤。瑞丰合作社理事陈卓均介绍,龙子塔周边的梅江、茶坑、天马等村所产的新会柑,因品质上乘,售价较高,近两年稳定在7-8元/斤,其他乡镇收购价为5-6元/斤。
与沙糖桔、贡柑等品种不同,新会柑种后第二年开始挂果,第三年即进入丰产期。陈卓均3年前在天马村英洲围栽种的200多亩果园,如今已硕果累累。全程负责其果园生产管理的陈勤说,今年平均株产超过80斤,亩栽85-90棵,亩产超7000斤。据了解,当地管理到位的果园,每年亩成本共需8000多元,包括人工2000元、农药肥料5000元、地租1000元。按6-8元/斤计算,收益可观。
果农注重科学管理
今年新会地区遭遇持续阴雨,缺乏光照的不良天气,增大了保果难度,果农普遍反映落果严重。陈勤指导下的果园,却大多保果顺利,稳产在望,他有何与众不同的管理秘诀呢?
据了解,陈勤是当地小有名气的“农技专家”,有20多年的新会柑种植经验,许多果农都喜欢找他咨询指导,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种植管理水平的提高。陈勤将其保果成功的经验总结为“以肥控梢,以疏代抹,以梢压梢,以果压梢”。
据他介绍,遵从少量多餐原则,果树平均每月淋施一次农家肥,采果后的冬肥与秋梢肥需重施。农家肥由100斤花生麸+100斤磷肥堆沤三个月以上而成。取3-4斤腐熟的农家肥+100斤水+0.4-0.5斤硫酸钾复合肥搅拌均匀,3-4年树龄每株每次淋施半斤左右。“夏梢保果期,每树抽发的夏梢若不超过100条,先勿急于抹除,以免除一来二,诱发更多的新梢。”陈提醒,经常巡察果园,当发现植株出现落果时,及时疏去一部分夏梢,隔天回头观察,若落果停止则剩余的夏梢就不必打理。同时,保持每年稳产,多挂果能让树体营养尽量转促幼果成长,也会压制部分夏梢的抽发。夏梢期视树体长势与叶色情况,喷施2-3次高磷高钾叶面肥保果与促进幼果膨大。“这样无须环割与喷施920就可顺利保果,还能借助夏梢枝条为幼果遮阴防晒,一举两得”。
同时,陈勤倡导社员夏秋季节实行生草栽培,病虫害提前防治,重施有机肥等管理措施。“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,一次可抵普通药剂喷两次的效果,省了人工,成本并未增加,管理事半功倍。”谈锡强感慨,因提前预防,开春以来其果园只喷施了三次杀虫杀菌药。
林钰杭则介绍,其180多亩果园,自去年以来,在红锈蜘蛛发生高峰前,释放捕食螨以螨治螨,并安装了诱虫灯,“通过生物与物理防治,可减少农药的使用”。对此,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华金表示,重视有机肥施用、以疏代抹保果及生物防治,是提高新会柑品质的重要举措,近年正在加大力度推广。
记者从新会区农业局获悉,今年的新会陈皮文化节将在11月份举行,届时将着力打造陈皮交易市场,宣传陈皮文化,推广陈皮茶等。
作者:黄丽豪
本文来源:南方农村报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