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广东九制陈皮铅超标是后添加工艺,与新会陈皮并无直接关系!
- 时间:
- 浏览:421
- 来源:新会柑网
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被刷屏的,陈皮铅检超标事件。
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,进入人体后,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,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,危害人体健康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 2762—2017)规定,水果制品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1.0mg/kg。
九制陈皮是橘子皮
广东港澳台地区可能对新会陈皮不陌生,但是在外地,基本一说陈皮,就是橘子皮,并且完全定性为:新会陈皮也就是橘子皮,和各省家里吃剩下的橘子皮没什么两样。
陈皮不是专指新会陈皮,陈皮是统称。广陈皮,也就是新会陈皮,是单独列出来的。
柑橘品种哪里都有,因为水土气候也各有所产,区别很大:
川陈皮:外皮红黄、内色淡黄、质佳。川橘(红橘的一种)加工。
建橘皮:外皮深红,皮质较厚,内色黄白。福橘(红橘的一种)加工。
潮橘皮:皮粗、红褐色、张大。潮州、汕头所产芦柑、蕉苷加工。
台橘皮:色淡黄、皮质薄、硬脆。黄岩蜜桔加工。
湘橘皮:湖南等地朱橘加工。
江西橘皮:乳橘加工而成。
土橘皮:各地橘皮的混合品或皮薄、性硬、片碎、色黄的橘皮。
而作为药材,广陈皮尤甚。广陈皮不是普通橘子皮。因为它独特的地理而种植出的物质成分,大家可以点击下文蓝色字体查阅:
同仁堂选用新会陈皮为料,陈李济以新会陈皮为“正”
新会陈皮和外地橘皮的差别,就好比问我马、驴、骡子的区别
新会陈皮不会用来做便宜零食
我看有很多朋友都发来信息问询,新会陈皮超标?因为他们认为买到的陈皮零食就是新会陈皮这样的原材料做的。
1、工序的不同
公子想说的是:平时我们吃的几块钱一袋的九制陈皮,是用普通橘皮为原料,经过拣皮、浸漂、保鲜、切皮、腌制、沥干、调料、反复晒制、贮存、包装多个工序,工艺繁杂严谨,故称之“九制”。也就是说,用橘皮当原材料,属于后加工添加制作的食品。
而新会陈皮,工序只有采摘、清洗、取皮、晒制四个工序,全程生嗮,无任何添加,也没有九蒸九晒,保留了新会柑皮挥发油成分,才具有陈化药用价值。
存储新会陈皮是个麻烦事,越是大红糖分越高,越遭虫。所以,有人将其蒸过,一是去青,二是存储不遭虫。
关于新会陈皮天然太阳晒制,请参阅下面蓝色字体,点击进入:新会陈皮从开皮到晒制到存储全攻略,建议收藏!
2、新会陈皮做不了零食
因为真正的新会柑里头,都含有一种由柠檬苷和苦味素构成的类柠檬苦素,回到柑香醇必须有个陈化的过程,时间越久陈香味越明显。
而外省陈皮,不管陈化多久,陈香味几乎是没有的。而在新皮的阶段,如果用来作为零食,口感会麻而涩,不管你加多少甜份量,依旧难以解决这种口感。
再者说了,新会陈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功效,比较贵。用来作为零食,成本也降不下来。
你想想,九制陈皮也就几块钱,新会地区新鲜皮,当年的也要200左右一斤。用作零售的原材料,普通橘皮,太普通了家家都有,而作为药材的新会陈皮,只有一个区在种植,一是大才小用,二是,成本太高,三是,一个新会区,满足不了庞大的全国零食陈皮市场。只有傻逼才会把新会柑皮用来作原材料。
那还有人说,这零食我是在新会买的,不是新会陈皮做的?
拜托,你要搞清楚,人家说了是用新会陈皮做的吗?你不问,我不说,你问了,我就含蓄的说,若商家是老实人,那就实话实说。
那新会陈皮是天然晒制,那么也是属于茶叶后加工的柑普茶和小青柑呢,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?
小小柑普茶大有陈皮史!放心喝!江门130批次柑茶被抽检全部合格
猜你喜欢